聊天回“OK”成被告,表情包要有“法治脸”
2023-06-26 08:34:11
来源:
新京报
(资料图片)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江西法院微信公众号一篇《回了个“OK”,江西一男子成了被告》文章引起关注。
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子证据案件增长迅速,但表情符号也能作为证据,却让不少人感到意外。此次江西法院微信公众号公布的这起案件中,那名在微信回了个“OK”表情的男子成被告,并因此承担相应责任,就给广大网友敲响了警钟:表情包背后也有法律责任。
事实上,这样的案件正日益增多。经检索裁判文书网,2018年以来全国共有158起以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件。在部分“黄赌毒”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表情符号替代敏感词表达隐喻含义以逃避侦查,甚至直接将表情符号作为犯罪工具实施犯罪,以增加识别、打击难度。
表情符号作为一种辅助性交际工具,也不能处于“法治盲区”。所以,表情符号也能成为“呈堂证供”,实则是在扫除法治盲点,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对于表情符号,不能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如果乱发表情符号,不仅可能让人产生误解,甚至引发纠纷与冲突,还可能为此承担法律后果。慎用表情包,当成为现代交际中的必要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社交软件交流时,表情符号相比于文字,其表意解读具有较强主观性,缺乏统一标准。所以,对于表情符号的司法认定,在实践中也有很大困难。
如广州中院在一起仓储合同纠纷案中认为,表情符号是辅助表达心情、情感和想法的可视化图像,不能仅凭表情符号而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故没有认定当事人发送的“OK”表情系同意之意。
这也意味着,针对网络表情包,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解释机制,出台司法指导,让对表情符号的表意解读有一个统一标准。这样能够更好规范表情符号的使用,让广大网民能够明晰表情符号的使用边界,把表情符号的使用纳入法治轨道,让表情包有“法治脸”。
[责任编辑:刘彬][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标签: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
-
零首付购车是不是陷阱 有没有强制消费项目?
-
盒马拟联合家乐福举报山姆“二选一” 回应:确认遭类似待遇
-
2月召回62.12万辆 特斯拉召回数量激增
-
郑州男子刚买新车有异响声音像“放鞭炮” 雪佛兰4S店:正常现象
-
西部水泥(02233.HK)遭GIC Private Limited减持300万股 涉资约395.3万港元
-
福莱特玻璃(06865.HK)遭摩根士丹利减持168.6万股 涉资约5970.7万港元
-
GDP增速前三强出炉 数字经济是读懂藏贵云未来发展“关键词”
-
中小微外贸企业再迎政策“红包” 优化商品结构、创新发展模式
-
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 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
-
个人征信用户变动未向央行备案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领58万元罚单
-
前三季度整体业绩亮眼成创业板11周年“生日礼” 注册制下公司业绩更优
-
健康险前三季度保费6666亿元 重疾定义修订有望推动健康险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