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通胀水平?


来源: 国是直通车

通胀根本上取决于实体经济供需的总体平衡情况。

事实上,通胀水平受供需两方面影响,既与消费等需求拉动有关,还与供给冲击、成本推动等供给因素密不可分,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是物价稳定的基础。

有权威人士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从2022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数十年不遇的高通胀,对其央行货币政策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相较而言,我国通胀保持在温和区间,过去一年、五年和十年,CPI年均涨幅都在2%左右。


【资料图】

CPI阶段性下行现象曾多次出现

梳理来看,21世纪以来,中国曾多次出现CPI阶段性下行现象。2008至2009年和2020年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的超预期因素影响,CPI涨幅阶段性快速回落,甚至短暂跌破0,经济平稳发展面临压力并较快企稳。

2002年CPI曾阶段性回落,且连续10个月低于0,与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供给输入充分等因素有关,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其余时期也曾出现过CPI的阶段性回落,均未明显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走势。

上述权威人士认为,总的看,若经济保持正常增长态势,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不宜夸大。

此外,历史上看,中国PPI波动相对较大。原油、铁矿石等工业品供需变化大,导致PPI波幅较大,2000年以来有近四成月份PPI同比涨幅处于负值区间,且曾出现较长时间的负增长,如2012-2016年PPI连续50多个月同比负增长。但PPI下行并不代表总体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国际上衡量通胀水平主要使用CPI。

多因素导致当前物价阶段性回落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同时通胀保持温和,CPI涨幅逐月下行,4月涨幅降至0.1%,PPI近几个月运行在负值区间,4月同比下降3.6%。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称,4月CPI、PPI同比进一步走弱,既有结构性需求不足的因素,也有高基数的影响。当前物价形势并非通缩,从核心CPI、服务CPI、GDP平减指数看,物价总水平并非持续下降,同时经济和货币供应量也在增长。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亦认为,目前,物价表现为基数拖累下的结构性下行而非全面下行,且持续性不足。

具体看,1至4月CPI同比回落了2个百分点,其中1个百分点是翘尾因素走低所致。剔除翘尾影响后,新涨价因素低迷是CPI连续低于预期的原因,而主要拖累来自食品和工业消费品项。除食品价格季节性下行、能源价格输入性下跌和汽车降价促销外,CPI中的服务价格连续两个月上行且明显超季节性,带动核心CPI环比止跌回正、同比向上修复。

此外,1至4月PPI同比降幅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2.2个百分点也是翘尾因素影响所致。从结构看,生产资料价格贡献了PPI同比的全部降幅,其下行主要由于原油、有色金属等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钢铁、煤炭产能释放而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拖累较大。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保持正增长,剔除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后仍有一定韧性,对PPI有正向拉动。供需两个方面也导致了当前物价阶段性回落。一方面,供给能力较强。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PMI生产分项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农副产品生产稳定、物流渠道畅通,也保证了居民“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充足。

另一方面,需求复苏偏慢。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本身有个过程,加之疫情的“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超额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受收入分配分化、收入预期不稳等制约,特别是汽车、家装等大宗消费需求偏弱。近期居民出现提前还贷现象,也一定程度影响当期消费。

下半年CPI中枢或温和抬升

连平直言,展望下一阶段,物价下行不具备持续性,CPI底部已经确认,5月预计开启上行;PPI下行也已接近尾声。短期内,在居民收入和就业承压、耐用品消费疲软、房地产偏弱等需求端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核心CPI的回升预计较为温和,现阶段PPI表现较弱也对未来CPI非食品价格形成一定下行拉力。预计5月后CPI同比将进入上行通道。

历史数据则显示,中国PPI累计同比与出口金额累计同比走势高度正相关,且大多时候后者领先于前者一二个季度。中国全产业链优势和出口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使得出口维持较强韧性,一季度中国出口超预期回弹,二季度有望在低基数作用下继续回升,加上国内基建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房地产投资有望在二季度企稳并转正,意味着PPI可能在二季度触底后回升。

连平分析称,综合来看,去年同期乌克兰危机及猪周期上行带来的高基数将对未来几个月的物价读数造成明显压制,二季度CPI和PPI同比中枢预计低于一季度,或为全年低点。二季度后消费场景比较多,猪肉价格和房地产都有望走出周期底部,趋于上行。

黄文涛也认为,往后看,下半年高基数压力减轻,居民消费端价格易季节性上涨,工业品价格在经济回暖的带动下也有望筑底回升,CPI、PPI同比均有望步入回升通道。

连平直言,当前经济运行并非通缩,下阶段中国也不大可能出现通缩。当前物价在低位运行是经济复苏早期的阶段性现象,下阶段会伴随需求恢复逐步改善。然而,上半年CPI低位运行、核心CPI依然低位以及PPI持续负增长是客观的存在,也显示当前中国存在内需恢复不及预期的压力。

中国央行方面也多次表示,其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加强与财政政策等协调配合,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责任编辑:杨景茹]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