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政策+自我变革,助餐饮业渡疫情难关
2022-04-12 12:39:01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我们已经缩减了一半店面,还是抵不住疫情的反复折腾,不仅停业3次、亏了几十万,我们还面临股东退股、房租续交、供应商结账款等各种压力。”一家位于南京紫金山附近的火锅店的遭遇,是近期疫情对餐饮业冲击的缩影。
此次疫情的“倒春寒”冲击之下,多地餐饮业再次跌入“寒冬”。针对疫情较重地区服务业的困境,国家部委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纾困政策,帮助市场主体减轻税费、社保、房租等负担。相关协会、商会也纷纷发声,帮助身处“倒春寒”的餐饮业增强渡过难关的信心。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江苏采访了解到,在多方政策托举下,餐饮业正全力应对困难期,一些具备强大自我修复能力的企业,或将抓住自我变革的“窗口期”渡过危机,迎来“暖春”。
“能挣一点是一点”
近期,在疫情传播链影响下,江苏省13个地级市都出现了疫情,局部地区1个月内反复出现,对餐饮业带来明显冲击。
南京不是江苏省内本轮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清明假期前夕,本报记者实地走访看到,在知名景区夫子庙美食街上,老张兴、晚晴楼等老字号餐饮店均大门紧闭,一条街望过去冷冷清清,只有三四家店亮着招牌。
“政府没有要求餐厅暂停营业,不少餐饮企业仍然主动选择了闭店。”潘老板炸鸡夫子庙美食街店是少数还营业的门店,店员刘宝成感慨说,很多店主闭店、歇业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前,美食街很繁华,导游手中举着的小旗子数都数不过来。本轮疫情以来,客源减少,门店也陆续关门停业。“我们是小本生意,开门营业能挣一点是一点。”刘宝成说。
“本轮疫情对江苏餐饮业影响较大,仅今年3月份,全省餐饮业预计累计损失上百亿元。”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表示,从他们调研的417家企业的反馈看,全省星级酒店餐饮营收下降明显,一些小型餐饮企业的营业门店生存困难。
江苏餐饮业面临的冲击,折射出行业正遭遇的普遍困境。根据互联网餐饮服务机构“美味不用等”今年3月12日至3月18日的数据统计,餐饮业流水持续承压,营业额、营业门店数、外卖营业门店数以及到店消费强度等较基准日均有大幅下滑。
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相关企业吊注销数量达88.5万家,2022年1月1日至3月1日,餐饮相关企业吊注销数量达8.58万家。
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餐饮企业财报数据也显示,一些大型连锁餐饮品牌利润下滑明显。海底捞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收入411.12亿元,净亏损41.63亿元,成为该企业披露财务数据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截至2021年底,海底捞已有260家餐厅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据测算,此次亏损几乎“吃掉”海底捞过去三年的盈利。
纾困政策不断出台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调查显示,今年以来,白金汉爵酒店旗下江苏5家门店每月营收出现亏损,苏州昆山一醉集团、南京小厨娘、徐州海天等餐饮企业也不同程度出现营收损失。
“损失在所难免,但生意还要继续做。”陆乃学是南京“佰家小厨”品牌创始人,最近,他们在南京本地的5家店一直坚持开门营业。“老百姓总要吃饭,知道店铺正常开业,大家心里也踏实。”陆乃学说,他们在疫情期间既有堂食、窗口服务,也提供外卖、社区团购服务,门店所有店员一边配合做核酸,一边赶单子,累是真的累,但他们得到的帮助与支持也不少,大家都愿意“撑”下去。
江苏、广东、云南等地餐饮及烹饪协会、商会纷纷发出行业倡议、呼吁书,反映行业诉求。了解到餐饮业面临的困难,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机构发布了一系列纾困政策,为遭遇“寒冬”的餐饮业带来浓浓暖意。
陆乃学说,他们在南京不同地段的商铺房租都有不同程度减免,上游供应商也是想尽办法保证供应,各级政府部门也推出了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餐饮是刚需,稳住餐饮消费,就是稳住人心,也是守住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江苏省工商联餐饮业商会会长、苏州市餐饮业商会会长陈素兴说,餐饮企业现金流正常可维持两到三个月。疫情之下,餐饮企业一个月扛一扛,两个月挺一挺,第三个月很多企业将面临洗牌的风险。“这轮疫情传播快,好在我们的纾困政策也来得及时。”陈素兴说。
今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3月28日,针对餐饮业普遍突出反映的“房租过重”问题,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落实今年房租减免工作。
苏州出台“46条”措施、杭州出台“40条”措施、湖北出台“45条”措施、广东出台“47条”措施、湖南提出“36条”措施……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因地制宜纷纷推出“地方版”纾困政策,切实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渡过难关。部分地区政策力度较大,不仅在中央授权范围顶格使用优惠政策,还出台缓缴或减免住房公积金、降低平台经济参与者经营成本、发放消费券、推动预制菜发展等专项措施。
正在全力渡过最困难时期
“疫情多次反复,不断磨炼着餐饮人的信心和耐心。”采访中,一些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像疫情这种随机性事件,他们无法控制,“面对疫情的风暴,企业犹如海中一舟。”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新冠疫情的第三个年头,更多的餐饮企业保持了谨慎乐观的态度。“有希望,活下去。”是陆乃学对2022年行业发展的感言。他认为,2022年会比2021年更好一些。“2022年可能是受这个疫情影响的最后一个寒冬了。”他说。
“疫情带来短期消费力疲软,但不改变长期趋势。”于学荣说,整体来看,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正在减小,长时间大面积的暂停营业在2021年没有发生。据江苏省餐饮业协会数据,2021年,江苏餐饮服务收入再回3000亿元大关,餐饮消费市场规模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1年,中国餐饮服务消费零售总额468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恢复至2019年水平。
面对疫情反复,不少餐饮企业并未按下“暂停键”,而是主动求变,向线上平台要销量。苏州松鹤楼观前店厨师长亲自上阵,录制抖音短视频,介绍推出的居家套餐,不仅有优惠的团购价,而且免费配送,受到当地市民青睐。
海底捞虽然3月份营收情况下降,一些疫情较严重区域门店暂停营业,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部分门店已恢复正常营业。市场人士认为,今年4月海底捞经营情况有望好转。
“往往困难时期也是餐饮企业自我变革的‘窗口期’。”受访专家普遍认为,疫情、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只是危机的触发点,不能遮蔽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点。一些企业盲目扩张引发经营困难,造成顾客体验下滑、产品过于复杂、管理粗放等问题,这些需要企业从管理、经营等方面调整与转变。
受访专家表示,总体看,在多方政策支持与托举下,江苏餐饮业正在全力渡过最困难时期,未来随着疫情好转、线下客流量恢复,餐饮业离春暖花开的那天已经不远。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标签: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
-
零首付购车是不是陷阱 有没有强制消费项目?
-
盒马拟联合家乐福举报山姆“二选一” 回应:确认遭类似待遇
-
2月召回62.12万辆 特斯拉召回数量激增
-
郑州男子刚买新车有异响声音像“放鞭炮” 雪佛兰4S店:正常现象
-
西部水泥(02233.HK)遭GIC Private Limited减持300万股 涉资约395.3万港元
-
福莱特玻璃(06865.HK)遭摩根士丹利减持168.6万股 涉资约5970.7万港元
-
GDP增速前三强出炉 数字经济是读懂藏贵云未来发展“关键词”
-
中小微外贸企业再迎政策“红包” 优化商品结构、创新发展模式
-
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 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
-
个人征信用户变动未向央行备案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领58万元罚单
-
前三季度整体业绩亮眼成创业板11周年“生日礼” 注册制下公司业绩更优
-
健康险前三季度保费6666亿元 重疾定义修订有望推动健康险高增长
精彩图片
-
不断自我突破的可复美,3.8打响肌肤问题修护大作战
-
厚积薄发行稳致远,揭秘可复美产品力背后的生产实力
-
原油库存减少 下一轮油价会上涨吗?
-
电竞少女何泓姗熬夜后依旧美丽的秘密—可复美小蓝杯
-
揭秘可复美三大单品背后的硬核产品力 ,2021年全面爆发独占鳌头!
-
科技赋能东方草本,可复美焕能舒润柔肤水获《2022原料成分趋势》白皮书认可
-
亚虹医药(688176.SH)披露中签结果 每个中签号码只能认购500股
-
央行发布2021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存量为311.9万亿元
-
13家上市券商半年业绩“预喜” 券商股后市能否“讨得资本欢心”?
-
欧凯龙买家具遭遇卖家“跑路” 货款迟迟不退
-
住宿餐饮板块逆市上涨4.88% 三大优势凸显
-
资产转让不合规 北京中关村银行被罚80万